侵權投訴
訂閱
糾錯
加入自媒體

面對隱私安全:臉書在作秀,谷歌在行動

本期推介TechCrunch網站上的一篇文章《臉書耍嘴皮,谷歌做實事》(Facebook talked privacy, Google actually built it)。作者Josh Constine從保護用戶隱私角度,對比了兩家科技公司的不同策略。

作者認為,雖然兩家公司都聲稱將保護用戶數據作為近期的工作重點,但臉書的說的多,做的少,產品更新基本上都只是模糊的影子。

相比來說,谷歌的更新要么發(fā)布了測試版,要么已經準備交付。這種反差凸顯出兩家科技巨頭在戰(zhàn)略上的分歧。

作者說,對臉書來說,隱私似乎只是一個很好的話題,能夠重振人們在其平臺上分享生活的信心,又能對監(jiān)管機構予以回應,修復其受損的形象。

而對于谷歌,保護隱私是功能性的,應該與產品發(fā)展同步,讓功能變得更強,普及范圍更廣。

每個人都希望科技發(fā)展能夠尊重和保護隱私安全,但用戶需要分清承諾和實際變革之間的區(qū)別。

大眾對隱私的需求應該像對 “移動”、“人工智能”和“區(qū)塊鏈”這些科技名詞一樣,要求科技公司通過改進軟件和硬件的核心工作方式來提供保障,而不是空頭支票。

在此前的Facebook F8大會上,扎克伯格提到“隱私給了我們做自己的自由”,他重申了這將通過短暫性和安全性的數據存儲實現,例如Messenger和Instagram Direct最終將被加密。

然而,這一消息扎克伯格在1月份就已經宣布過,并在3月份做了重申。除此之外,大眾并沒有得到任何有關數據傳輸項目的具體信息。事實上,自該項目被披露以來,已經沉寂了10個月。

扎克伯格也說,他知道現在很多人都不把臉書針對解決隱私問題的態(tài)度當真,他們已經失去了這方面的聲譽。雖然變革不會在一夜之間發(fā)生,但他決心想把這件事做好。

問題是,迄今為止臉書做了什么呢?

我們來看看谷歌。面臨著同樣棘手的問題,在之前召開的I/O開發(fā)者大會上,谷歌CEO皮查伊用真正的產品表明了態(tài)度。

皮查伊說,“我們在隱私安全方面的工作從未完成,我們希望做得更多,能夠做到提前想到及滿足用戶的期望。”

作者稱,這才是正確的態(tài)度,即不是等到被用戶抗議時才采取行動。

在產品方面,谷歌一直在穩(wěn)步推進Chrome隱身模式,不再通過瀏覽器痕跡定位廣告方向。在過去的一個月里,它推出了將Android設備用作物理安全密鑰的功能,并將在未來幾周推出一項新的自動刪除功能,可以在3個月或18個月之后刪除相應數據。

在I/O大會上,谷歌發(fā)布了相關產品的“隱私承諾”,詳細說明了其設備如何使用用戶的數據以及用戶如何自行控制。

還有許多其他新功能或新產品的推出,驗證了谷歌將“隱私和效用交織在一起”的承諾,這樣低調做實事的表現確實比臉書的作秀強得多。

谷歌的安卓系統(tǒng)高級主管斯蒂芬妮·卡特森(Stephanie Cuthbertson)反復強調所有這些努力都保護了用戶的隱私。

這樣做過之后的積極反饋就是,谷歌之后再發(fā)布任何有關隱私問題的聲明,用戶會認為這不是玩笑,而是值得等待的。

即使是對科技巨頭公司來說,也沒有什么比獲取用戶信任更加重要。

因此,隱私問題不僅僅是谷歌達到目的的手段,也不只是公關策略。而對臉書和扎克伯格來說,他們需要從現在開始采取行動,而不是拋給未來。

在科技高速發(fā)展的新時代,用戶很難被糊弄,“用戶至上”早已成為技術發(fā)展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簡而言之,關于隱私,用行動來說話勝過一切。

聲明: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系舉報。

發(fā)表評論

0條評論,0人參與
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
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,請輸入驗證碼繼續(xù)

暫無評論

暫無評論

安防 獵頭職位 更多
文章糾錯
x
*文字標題:
*糾錯內容:
聯系郵箱:
*驗 證 碼:

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