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PS是如何煉成快遞界王者的?
新眸大公司研究組作品
撰文|陶心怡編輯|桑明強
很少有一家公司,能完整地跨越百年周期。
UPS( 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)便是個中例外,成立于1907年的UPS是全球最大的快遞運輸公司,除了快遞業(yè)務,它在供應鏈服務方面也居于領先地位。從市值上來看,截止發(fā)稿前,UPS市值為1597億美元(超過萬億人民幣),接近3倍于FedExde(聯邦快遞公司)和國內的順豐。
2000年后,是現代快遞集中階段,在美國快遞市場,形成了以Fedex、UPS與USPS(美國郵局)三足鼎立的局面。根據安信證券研究,美國的快遞行業(yè)集中度已高于90%。具體來說,這三個玩家,各有千秋:Fedex開創(chuàng)了革命性的“隔夜快遞”,USPS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獨立機構,但始終穩(wěn)居行業(yè)榜首的,卻是UPS。
UPS擁有完整的企業(yè)生命周期:(1907—1913年)創(chuàng)立消息遞送服務;(1913— 1918 年)開展零售遞送業(yè)務;(1918 —1930年)進入公共承運人時代;(1930 —1975年) 服務拓展與轉型;(1975—1990年) 國際發(fā)展與UPS航空公司;(1990 —1999年) 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;(1999— 2010年) 全球貿易與發(fā)展;(2010— 2021年) 物流新時代。
從0到業(yè)務網點遍布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UPS的魔力象限得到了市場驗證,國內快遞新星極兔速遞也將它視作標的。這就意味著,如果你想了解快遞市場+行業(yè),UPS將是一個極佳的入口,基于此,本文新眸將復盤UPS的前生今世。
01轉型“陣痛期”
幾乎每一個創(chuàng)業(yè)故事,都繞不過低端開局。
UPS也不例外,1907年,吉姆凱西聯合三位年輕人,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一間小辦公室里創(chuàng)立了UPS,最初的命名是“美國信使公司”。在業(yè)務拓展初期,由于汽車還未普及,百貨公司通常選用馬和四輪馬車運輸貨品,UPS的信使業(yè)務也多為步行完成,只有較遠的地方才會騎車,公司還設立一個基地總部,在接到客戶需求電話后便通知信使員工,進行派送包裹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信使公司成立時間,要早于美國郵政包裹系統(tǒng)整整六年。
盡管市場競爭殘酷,UPS仍靠低廉的價格和全天候服務存活下來,創(chuàng)始人吉姆也提出了沿用至今的口號“最好的服務,最低的價格”。但好景不長,UPS遇到了企業(yè)發(fā)展道路上的第一個威脅:汽車和電話的出現。
便捷的通訊和交通工具,讓人們不再依靠信使分發(fā)信件。這不可避免地讓UPS遭遇業(yè)務陣痛期:在大約兩年時間里,公司最大的客戶是美國郵局,依靠遞送西雅圖的專遞郵件來維持生存。抉擇之下,UPS下定決定,將公司重心從信使業(yè)務轉到向城中零售商店提供包裹遞送服務。
對于UPS來說,1913年是一個特殊日子。它開始使用遞送汽車,并將信使公司正式更名為“商業(yè)包裹遞送公司”,值得玩味的是,新名字的一部分是源于吉姆同意與競爭對手Evert McCabe合并,后來這個決定很快被證明是明智的。在之后的幾年里,UPS成功將西雅圖3個百貨商店變成了固定客戶,并配置自己的遞送汽車。
以此為標志,公司業(yè)務調性發(fā)生轉變。
如果說1913年的轉型,奠定了UPS快遞業(yè)務的基礎,那么50年代的業(yè)務轉型,真正意義上讓UPS在物流業(yè)嶄露頭角。二戰(zhàn)后,部分美國人開始搬離市區(qū),汽車的普及、大型購物中心的涌現讓UPS開始意識到,就如同過去的信使業(yè)務一樣,零售商店合同服務市場很快將面臨壓縮。
于是乎,公司將目光轉向全新的承運人服務。
1919年,公司首次將業(yè)務擴展到西雅圖外,來到了加利福尼亞州的奧爾蘭,并采用了它至今仍使用的名稱UPS(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),從名稱中即可看出,聯合意味著公司在每個城市的運營都是同一機構的組成部分,包裹制定了業(yè)務的對象,服務是UPS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
1922年,UPS收購了洛杉磯的一家公司,融合了它首創(chuàng)的“普通承運人”服務,這些服務包括每日自動取件、額外遞送嘗試、貨到付款的發(fā)貨人接受支票服務等具有零售商店遞送服務特色的內容,在當時,很多私人承運商以及郵政服務商都不具備這些功能。
以美國郵政相當的價格,卻提供了更廣泛的服務,UPS將最初限制在洛杉磯一小塊區(qū)域的普通承運人服務,推廣到了美國太平洋海岸的幾乎所有主要城市。20世紀40年代末,由于二戰(zhàn)導致的燃料與橡膠短缺,使得零售商店鼓勵客戶自己把包裹帶回家,UPS很快意識到:零售商店這一客戶群體是有限的,第二次轉型迫在眉睫。
吃了市場縮減的虧,UPS決定尋找新興客戶群。
最終的答案是,為所有普通居民提供包裹服務。要知道,此時美國快遞市場已經發(fā)展多年,普通民眾本該是最先完善的市場,為何是UPS脫穎而出?原因很簡單:受聯邦授權的限制,每個州內的包裹必須經過授權后才能在境內傳送,需要跨州運送的包裹往往需要經過多個承運人轉手,才能送到最終目的地,這延長了運送包裹的時間和成本,也導致面向居民的快遞公司數量極少。
看似不合理的規(guī)定,實際上是為了保護美國郵政的利益。事實上,能夠接受并運送任何人的貨物,向全體公眾(包括私人客戶和商業(yè)客戶)提供運輸服務并承擔保險人責任的,只有以美國郵政為首的“公共承運人”,像UPS這類“特約承運人”,只能與特定當事人簽訂具體合同并據此履行,也因此在運輸過程中處處受限。
UPS決定成為公共承運人,就意味著要與美國郵政和州際商業(yè)委員會對立。1952年,UPS首先在那些無需授權的城市提供服務。經過一年的努力,芝加哥成為了首個UPS在加利福尼亞州之外獲得授權的城市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UPS業(yè)務擴展進程極為艱難:UPS曾與監(jiān)督委員會和法庭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法律大戰(zhàn),終于通過近100多次的法律申請,以及獲得所有48個相鄰州內自由運輸授權的不斷嘗試,在30年后成為了當時美國少數幾家能夠提供普通承運人服務的公司之一。
02一蹴而就的航空業(yè)務
在為陸地業(yè)務博弈的同時,UPS的另一伙人,正為了更大的空運市場而努力。
事實上,UPS是世界上首個通過空運運送包裹的快遞公司,最早可追溯到1929年,雖然曾經因為經濟大蕭條而停止過空運業(yè)務,但1953年,UPS又將它恢復,并開始提供到東海岸與西海岸主要城市的兩天內送達航空遞送服務“Blue Label Air”。
20世紀80年代,在航空包裹業(yè)務增長和聯邦航空業(yè)規(guī)定取消的大背景下,力求穩(wěn)妥的UPS決定組建自己的貨運機隊,進入到隔夜空運業(yè)務領域:UPS將擁有授權的48個州和波多利連接起來,并加上了阿拉斯加和夏威夷,開展了國際空運包裹與文檔業(yè)務,向美國外的6個歐洲國家提供服務。
1988年,聯邦航空管理局授權UPS可以運營自己的飛機。就這樣,UPS成為了一家正式的航空公司,也成為了FAA(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)歷史上發(fā)展最快的航空公司,在僅一年的時間內就整合了所有必要的技術與運輸系統(tǒng)。
可以發(fā)現,美國48個州的自由運輸權,是UPS空運業(yè)務崛起的關鍵。
就目前來看,UPS航空公司已經是全美十大航空公司之一,服務網絡平均每天在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(qū)(包括40個亞洲國家)運送約1900萬件包裹,有噴氣機隊237架。在每天的航班中,美國國內有940次、國際上有1015次,升降機場美國國內為382個、國際上為346個,反觀我國自有貨機最多的順豐,也才40架左右。
需要注意的是,UPS航空公司還擁有一套獨特的信息系統(tǒng),比如能為航班的計劃、調度與裝載處理提供信息的計算機化運作監(jiān)控、計劃與調度系統(tǒng)(COMPASS),并且,該系統(tǒng)可用來提前6年來安排最佳的航班時間表。
03兼并擴張
從業(yè)務轉型到自營航空,UPS的發(fā)展過程,就像一部兼并擴張史。
長年累月的運營,使得UPS全球大多數地區(qū)建立起了國際業(yè)務網。這意味著企業(yè)每天要為超過100萬個固定用戶,遞送近1150萬件包裹與文檔。龐大的業(yè)務量,意味著如果不盡快開發(fā)新技術,UPS根本不可能在保證效率與價格基礎上,承擔如此龐大的運輸量。
1988年,UPS通過收購兩家技術公司開發(fā)出了一套系統(tǒng),該系統(tǒng)能夠使發(fā)運者通過計算機屏幕沿發(fā)運線路追蹤每一臺運送車輛,并且通過一套車上設備來調控發(fā)動機以幫助UPS的車輛避免故障。而UPS的技術人員也開始開發(fā)與聯邦快遞相類似的自動包裹跟蹤系統(tǒng)。
緊接著在第二年,UPS投資了8000萬美元在新澤西州,建立了一個連接UPS全球計算機網絡的計算機和電子通訊中心,1991年,UPS開始了一次大膽行動:通過開發(fā)DIAD來超過聯邦快遞的信息系統(tǒng)能力,把競爭推向高技術領域。
在之后的十余年時間里,UPS在新技術上的投資已經超過110億美元,并且還在以每年10億美元的速度繼續(xù)增加著,包括信息主干網的建設、PC機和手提電腦、無線通訊及移動數據交換系統(tǒng)的建設等。
當時媒體評論稱,“今天的UPS已經不再是一家有技術的卡車運輸公司,而是一家有卡車的技術型公司了!钡玌PS并沒有止步于此,1992年,在提出供應鏈管理后,UPS開始擴大范圍并側重于一個新渠道:即服務。
在UPS管理層看來,公司在運輸和包裹追蹤方面的專長,可以定位為“全球商業(yè)的促成者”,并力爭成為組成商業(yè)的“三股流動力量”(即物流、信息流和資金流)的服務性企業(yè)。轉型服務性企業(yè)并不容易,但UPS選擇的方法很簡單粗暴:不斷收購現有的公司,以此來創(chuàng)建出先前并不存在的新服務。
上市之后的UPS,通過收購貨車運輸和航空貨運、零售發(fā)運和商業(yè)服務、海關報關以及金融和國際貿易服務的玩家進一步擴大了它的業(yè)務板塊:通過收購飛馳,UPS拓展出貨運代理業(yè)務,通過收購MailBox、Kiala NV、i-Parcel,UPS發(fā)展出了電商服務,通過收購美國第一國際銀行,UPS延伸出了供應鏈金融板塊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從單一的貨物運輸玩家,變成了集物流、資金流、信息流于一體的供應鏈巨頭,UPS用了25年。回到當下,UPS正忙著打造投入40億美元的“智能物流網絡”升級計劃,可以預見的是,UPS的傳奇之路還將繼續(xù)。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最新活動更多
-
10 四川的含金量,還在上升!
- 高級軟件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
- 自動化高級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
- 光器件研發(fā)工程師 福建省/福州市
- 銷售總監(jiān)(光器件)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激光器高級銷售經理 上海市/虹口區(qū)
- 光器件物理工程師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激光研發(fā)工程師 北京市/昌平區(qū)
- 技術專家 廣東省/江門市
- 封裝工程師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結構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