侵權投訴
訂閱
糾錯
加入自媒體

高階智駕,誰才是真正的“天命人”?

2024-09-24 11:11
汽車公社
關注

導語

Introduction

安全不能只說不做。

作者丨張之棟

責編丨石   劼

編輯丨何增榮

智駕真的安全可控嗎?隨著智能化概念的深入人心,消費者對于智能駕駛功能的需求,也愈加高漲。但矛盾的一點在于,作為一項新技術,人們又對其心存“顧忌”,比如:隱私性、可靠性、安全性……

很顯然,如今的市場環(huán)境下,想要普及智駕,尤其是高階智能駕駛能力,必須跨過“鴻溝”。而推動更多消費者打消顧慮,接受智駕的方法或許只有一個,那就是保證99.99%的安全。

沒有人敢說100%的事情,但在安全方面,哪怕是花費120%的功夫,實現(xiàn)99%的確定性,也在所不惜。對于智能駕駛來說,路邊的corner case(邊緣場景)難以避免,只有足夠強的工程能力、軟硬件冗余,才能盡可能隨機應變。

而且不出所料的是,今年下半年,智能駕駛市場將會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革。

事實上,“卷”智駕,無可厚非。近期新能源市場上,除了價格戰(zhàn)依舊甚囂塵上之外,卷智駕,卷高階智駕,逐漸成為新的主題。

深藍汽車推出“全民智駕”,埃安在成都車展上也發(fā)布了16萬級激光雷達高階智駕車型,小鵬M03主打“15萬級別唯一智駕完全體”,極越拋出“2025非高階智駕淘汰元年”的觀點……

只不過,喊口號,起高調,誰都會。真的想要做高階智駕引領者、普及者,切實在高階智駕普及戰(zhàn)、遭遇戰(zhàn)中脫穎而出,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。

激光雷達選不選?純視覺行不行?端到端是什么端?算力夠不夠?如何讓消費者真正認可?

相信每家車企都有自己的答案,但毫不夸張地說,這些答案的最終結果,必然會影響其在汽車市場這張“牌桌”上的位置、優(yōu)勢,甚至是未來。

看智駕潮流,群雄逐鹿

“今日開五城,明日開十城,直至全國普及。”高階智能駕駛的到來,比意想中快得多,大家對于高速智駕、城區(qū)智駕的宣傳,步步為營,迅速鋪開。

但想要讓消費者認可,切實“普及者”三個字,還需要時間,更需要去解決各種問題。

特斯拉絕對算得上是激光雷達的最大空頭,同時也是智能駕駛的忠實擁躉。不久前,特斯拉FSD進入中國的消息,不斷發(fā)酵,進一步引發(fā)大量行業(yè)人士對于是否配置激光雷達的討論。

然而,與此前“清一色”地支持激光雷達不同,如今的市場上多了許多站位純視覺的玩家,比如:極越、小鵬。

而且有意思的一點,他們的口徑出奇的一致,一稱算法足夠強,二言端到端大模型。當然,這些,也是特斯拉FSD的拿手好戲。

那么問題來了,不配置激光雷達的話,如何保證智駕車“看得清”呢?路端的異性障礙物,乃至側翻的車輛,能夠識別明白嗎?

端到端大模型的能力再強,也需要時間積累數(shù)據(jù)、訓練數(shù)據(jù)。換言之,現(xiàn)階段的端到端大模型,依舊需要激光雷達錨定安全邊界。

看汽車市場,價格戰(zhàn)已經持續(xù)很長時間了,降本增效大環(huán)境下,高精地圖、激光雷達等“拐杖”被“嫌棄”,也情有可原。

只不過,中國路況復雜,各種corner case(邊緣場景),只有你想不到,沒有你遇不到。純視覺路線必然存在力有未逮的地方,這樣的情況下,多一個激光雷達這樣的“隱形安全氣囊”,就是多一層保險。

安全,再怎么冗余也不為過。智駕大時代的到來,多種技術“百花齊放”,但一切都應該以安全為底色。

如果從這一基本原則出發(fā),早已深入布局智駕領域,且收獲頗豐的埃安,無疑是給了行業(yè)一個標準的指導方案。

無“安全”,不“高階”

從能用,到好用,再到放心用,智能駕駛系統(tǒng)的好壞,必須經過市場和消費者的雙重驗證,才能真正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。

真金不怕火煉,長時間的經驗積累、技術沉淀,以及對安全的“執(zhí)拗”,才能真正得到市場與消費者的認可,達成“普及”,達成真正意義上的“高階”。

作為中國最早的自動駕駛探索者之一,埃安早在2013年就起步研發(fā)自動駕駛,實現(xiàn)國內最早搭載L2上車,技術儲備豐富。

而且值得一提的還有,埃安是首批L3智駕準入試點品牌、首個L4規(guī);把b量產品牌,并率先全球開展高階智駕量產測試。

作為例證,2021年,AION LX Plus首先搭載了三激光雷達。此外,埃安還與滴滴出行成立合資公司,預計2025年推出首款商業(yè)化L4車型,聯(lián)手英偉達、德賽西威等行業(yè)名企,共同打造L4級量產車。

所以,在智能駕駛領域里,埃安有經驗,有底蘊,更有底氣。

深入到整個智能駕駛產業(yè)鏈的布局,埃安始終堅持自主研發(fā)+開放合作雙路并行,并與robotaxi等自動駕駛公司合作,一直保持著與世界同步的領先水平。埃安自主研發(fā)了多傳感融合(含激光雷達)和純視覺2條技術路線:

其中,基于多融合路線,埃安首創(chuàng)融合風云三號紅外遙感技術和第二代可變焦激光雷達,創(chuàng)新應用航天級星基融合定位技術,實現(xiàn)全場景全天候感知覆蓋;

而在純視覺路線上,于視覺識別層面,陳學文等主導的X Lab實驗室,更是拿下了世界級運動軌跡預測比賽第一名,純視覺也是頂級水平。

很顯然,埃安并不是沒有做純視覺智駕方案的能力。而埃安之所以要不計成本的配置激光雷達,是因為對安全的“信仰”。

從實際出發(fā),埃安正在用自身的安全理念和領先的技術影響行業(yè),進而帶領著、影響高階智駕行業(yè)的進步。這場高階智駕的“普及戰(zhàn)”“遭遇戰(zhàn)”,被埃安渲染了一層“安全”底色。

打一場高階智駕“落地戰(zhàn)”

只有守好了安全這第一道防線,才有資格稱為“高階智駕普及者”。事實上,如今大部分高階智駕價格都在30萬以上,想要大范圍普及高階智駕真的很難。

而售價僅16.98萬元起的埃安霸王龍車型,帶給全行業(yè)一個大大的震撼。畢竟誰能想到,16到19萬元的價格,便能擁有帶激光雷達的高階智駕?

埃安霸王龍520激光雷達版,能夠實現(xiàn)520公里續(xù)航,15分鐘補能260公里,極大程度緩解補能焦慮。倘若希望擁有更高續(xù)航,那么18.98萬的650激光雷達版完全可以滿足,650公里續(xù)航,同樣的高階智駕。

與蔚小理不同,埃安這次真的是把高階智駕的價格“打了下來”,既在價格上讓利消費者,又在技術上實現(xiàn)高階智駕的全面普及落地。

或許會有人質疑,高階智駕看的是算法、算力和數(shù)據(jù),埃安這些都做到了嗎?

首先,相較于其他車企少量高端用戶樣本,埃安百萬車主的真實行駛數(shù)據(jù),涵蓋城區(qū)、郊縣、村鎮(zhèn)等路況,擁有最廣、最真、最大的真實行駛數(shù)據(jù)。通過極大數(shù)量級的數(shù)據(jù)投喂,并且歷經百億公里的實證,埃安已然完善出一套“能打”的端到端大模型。

埃安端到端大模型具備高度擬人化、全場景覆蓋,以及快速迭代等特點,使得埃安高階智駕能力,躋身行業(yè)領先水平。甚至毫不夸張地說,牢記安全底線的埃安,已經成為最有潛力的“高階智駕能力者”。

安全不能只說不做,做高階智駕落地更是如此。當汽車跑在馬路上,哪怕有再高級的算法加持,只要存在風險,就必須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、冗余配置。

誠然,現(xiàn)在的消費者都成了“價格敏感性用戶”,更是既要、又要、還要的“刁鉆能手”,但車企們造車,不就是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,造出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的產品嗎?

降本增效也好,技術戰(zhàn)、品牌戰(zhàn)也罷,人人都想借著“智能化下半場”一躍成為新的“莊家”,殊不知,只有經歷真正的市場考驗,才能更進一步。

新能源汽車時代潮流已經勢不可擋,在這樣波瀾壯闊的時代里,如果說電動化成為了所有車企轉型的第一步,那么智能化變革必然會成為大家“排名次”的關鍵。

特斯拉、華為、小鵬等各車企紛紛拿出自己的殺手锏,以求在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駕駛方面拔得頭籌,而對于埃安來說,“擊穿20萬元門檻、普及激光雷達高階智駕”只是其通向未來的第一步。

新一輪的角逐會愈加激烈。但始終堅持以安全為核心,以用戶為中心的埃安,正在用自己實打實的行為,用自己足夠性價比的產品,贏得消費者和市場的青睞。

       原文標題 : 高階智駕,誰才是真正的“天命人”?

聲明: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(lián)系舉報。

發(fā)表評論

0條評論,0人參與
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
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,請輸入驗證碼繼續(xù)

暫無評論

暫無評論

文章糾錯
x
*文字標題:
*糾錯內容:
聯(lián)系郵箱:
*驗 證 碼:

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